六尺巷工作法
發(fā)布日期:2024-12-06 瀏覽次數:811
六尺巷工作法
什么是六尺巷工作法?
六尺巷工作法是安徽省桐城市從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汲取智慧,將六尺巷典故蘊含的禮讓和諧文化融入基層治理,創(chuàng)新推出的基層治理方法。這一工作法的核心內容包括六個方面:黨建領事、禮讓和事、群眾說事、多元解事、網格管事、群力防事。
六尺巷工作法的背景
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區(qū),全長100米,寬2米,由鵝卵石鋪就。這段巷子的故事源于清朝康熙年間,當時文華殿大學士張英老家的房屋旁有一些空地,與隔壁的吳氏相鄰。吳氏占用了這些空地,張英家人感到不滿,寫信給張英求助。張英回信寫道:“一紙書來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。長城萬里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?!奔胰耸盏叫藕螅鲃油俗屓?,吳氏也被感動,同樣退讓三尺,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。
六尺巷工作法的主要內容
1.黨建領事
書記領辦: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,構建市、鎮(zhèn)、村三級書記一起抓的基層治理責任體系。通過群眾提、書記選、組織定的方式,建立書記項目庫,聚焦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,實施書記領辦項目。
2.禮讓和事
弘揚禮讓文化:通過創(chuàng)作以六尺巷為題材的歌曲、黃梅戲等文藝作品,開展微宣講等措施,弘揚六尺巷精神,倡導禮讓和諧的社會風氣。
3.群眾說事
群眾參與:廣泛征集群眾意見,通過召開社區(qū)座談會、樓棟議事會、民意征集會等方式,讓群眾有事敞開說、遇事多協(xié)商、大事齊心辦、成效眾人評。
4.多元解事
多元化解矛盾:搭建一站式解紛平臺,整合多方資源,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,確保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在基層、化解在萌芽狀態(tài)。
5.網格管事
網格化管理:通過網格化管理,整合人、地、事、物、情、組織等治理要素,推動城管、住建、交通、網信等多部門互動聯(lián)通,提升基層治理效能。
6.群力防事
群防群治: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,確保社會治安持續(xù)穩(wěn)定。
六尺巷工作法的成效
矛盾糾紛總量下降:通過六尺巷工作法,桐城市的矛盾糾紛總量顯著下降,社會治安持續(xù)穩(wěn)定。
社會治安改善:2022年,桐城市獲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,桐城市委政法委榮獲全國新時代政法楷模集體稱號。
社會治理效能提升: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被寫入2023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,成為基層治理的典范。
總結
六尺巷工作法不僅是一種基層治理方法,更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在新時代的轉化與創(chuàng)新。通過弘揚禮讓和諧的文化精神,結合黨建引領、群眾參與、多元化解、網格管理等多種手段,六尺巷工作法為基層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有效提升了社會治理效能,促進了社會和諧穩(wěn)定。
- 上一篇:無
- 下一篇:基層治理要破解“小馬拉大車”難題